Search

10歲的安雅,自從進入中學後(相當台灣的小學5年級),每晚自訂鬧鐘,每早自行起床,並自己做早餐。
  • Share this:

10歲的安雅,自從進入中學後(相當台灣的小學5年級),每晚自訂鬧鐘,每早自行起床,並自己做早餐。

我不知道其他的10歲小孩是何情狀,因為沒關注別家孩子,也從未參加任何親子社團,也不常與人討論教養議題。

我只知道,我10歲時,是還需要爸媽喚我起床的。(掩面)

基於那些自身記憶,對她的表現,充滿敬意。

她今天照例於整個上午有網課,空檔休息時,還應著弟弟睿安的撒嬌,為他快手做了一份奶油香煎起司夾心吐司。

我和另一半思索著,為何四個孩子每早能自我負責,由起床、早餐至打點學校瑣事與唸書寫作業,都無需我們關注催促?

將每日清早的家中景象略想一遍:

我的他黎明即起,自顧自地練習瑜伽早課。孩子們進到客廳,看見爸爸不是坐在空間正中央閉眼打坐,就是專注在瑜伽體式裡,就知道不能喧嘩與打擾。

而此時,夜貓子媽媽還在夢鄉裡醉生夢死,要睡到自然醒才會快快樂樂地起床。

孩子們下意識都清楚,要是自己遲起或落掉學校事務,爸媽也不會急噗噗地主動插手或過多干預,加上迷糊的媽媽經常搞不清楚狀況,記不清事情,因此,他們內心深處早早就體認到獨立負責的必要。

我們從未掐著大腿,強迫自己要放手還是給孩子空間什麼的。而是由內到外真的相信/知道他們有獨立自主的能力,所以內在信念與外在作為,是相符的。

在不少細膩照料養育孩子的爸媽眼裡,我們幾乎稱得上是過於隨便、甚至疏漏了。

但我家孩子的天生狀態,與我們的養育方式,起了適宜的交互作用,讓他們自自然然長成他們現在的樣子,而我們也欣賞喜愛他們的樣子。

我們都不追著孩子跑,他們也就不跑給我們追。

而是專注在自己的人生跑道,大家一起朝著各自的方向前行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